
欢迎来到守月亮海外净土网!
Welcome to Moon-Keeper Pure Land Bodhi Way!
(blog.shouyueliang.net)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布施的诀窍 The Knack of Giving
从前,佛祖住在舍卫国给孤独园时,经常给那里的天人及国人说法。当时,舍卫城中有位名叫蓝达的婆罗门长者,他的财富多得数不清。当时在梵志中流行无遮大会,即每五年施设一次大斋会用来彰显自己的名声。于是这位长者连续五年,不惜竭尽家财,聘请外道祈福,供养五千多位婆罗门无数的宝物、医药及饮食衣具。而这些婆罗门也为蓝达长者祭祀诸天、山岳、星宿与水火等,祈福求愿。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有子有财的婆罗门 Rich Brahmin
以前佛祖在舍卫国时,城中有位年近八十岁的婆罗门家财万贯,为人却非常固执,且贪婪小气,不肯布施,既不遵循道德规范,也不了解无常的道理。他每天忙于谋求家计,更热衷于建造舒适的房屋。他的房子一间又一间地盖了起来,除了前厅、后堂、凉台、温室,还有厅堂两侧的厢房等十余间。现在,还在加紧赶工盖着后方的厅堂。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白天举火把的人 Torch Bearer During Daytime
从前,佛祖在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的拘睒尼国①的一处名为美音精舍②的园林中正为四众弟子广说大法。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逃不脱的死亡 Inevitable Death
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竹园精舍讲经说法时,有梵志兄弟四人,皆已得五神通──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。他们以神通观察到七天之后都将命终。于是便聚在一起讨论:“我们有五种神通,不仅能翻天覆地,还能轻易地手摸日月,移山倒海……,无所不能,难道就不能避开这个死亡吗?”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健康长寿的妙招 Tip for A Long and Healthy Life
以前舍卫国有位已经证得初果的大长者,名叫须达多。他有位朋友叫好施,是不信佛法,也不信医术的。当时好施得了重病卧床在家,亲友们都劝他赶快治疗,可他死都不肯。他说:“我信奉日月,忠君孝父,就算因此命终我也不会改变我的原则!”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命由己造 Make Your Own Life
从前,波斯匿王正卧床睡眠的时候,迷迷糊糊听到有两位内官正在相互争论。其中一人说道:“我一直都是依靠着国王才能够存活的。”而另一人却说:“我没有依靠谁,我是完全凭着自己的业力而活。”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煮草成牛骨 Boiled Grass Into Beef Bones
从前有位沙门,已经证得阿那含果。有一天,他在山上寻到一些野草,准备用来给袈裟染色。这时,山下刚好有一个人丢失了耕牛,到处寻牛不见。他看到山上有烟火,便前往查探。当他走近后,发现沙门的锅里一锅血水,正在煮着牛骨,并且旁边放置的钵盂变成牛头,袈裟也变成了牛皮。找牛人大怒,认为沙门宰杀了他的耕牛。他二话不说,上前抓住沙门的衣服,将牛骨系在沙门头上,要将他拉到城中游街示众。沙门见此,知道业果成熟,忍辱不申辩,默默地跟随找牛人来到城中。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贪睡的比丘 Sleepy Monk
释迦牟尼佛住在给孤独园时,常教导弟子们应当精进修行,除掉阴盖,心明神定才可以免除众苦。弟子们大都遵从佛陀的吩咐,用心修行,很多弟子证得了阿罗汉,灭除了众苦烦恼。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五百盗贼 Five Hundred Thieves
古印度王舍城的南边有座大山,距离王舍城约一百公里,凡通往南方诸国,皆需通过这座山。然而,这座山山路崎岖险峻,有五百位盗贼藏身其中,占山为王。盗贼横行嚣张,目无王法,依仗山高路险,拦路打劫,为非作歹,过路商贾莫不心惊胆颤。尽管国王多次派兵征剿,仍无法擒获他们。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忙碌的哥哥 The Busy Brother
以前有两兄弟,弟弟追随明师出家修行,后来证得了阿罗汉果位。弟弟证道之后,经常来劝哥哥,要相信因果,要坚持布施持戒,多修善业为自己积累福德。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弥勒佛名字的由来 The Origin Of The Name Of Maitreya Buddha
在为弥勒佛授记的法会上,大众听到佛祖为弥勒比丘授记为佛,称之为弥勒佛,都很想知道里面的故事。
阿难尊者首先起身顶礼,问佛祖:“弥勒成佛,还叫弥勒,请问这个名字有什么来历呢?”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文殊菩萨的考验 The Test of Manjushri (Bodhisattva Wen-Shu)
从前有一位居士,一直很想见到文殊师利菩萨。于是他大行布施,还贴心地为高僧大德施置了高座。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母亲的教诲 Mother's Teaching
从前有一个人,父亲过世的早,自幼与母亲居住在一起,由母亲抚养成人。由于缺乏父亲的管教,这个人出入不懂礼节,违背先圣典籍当中的教诲,又不肯学习,不愿意听经闻法。整天只知道跟那些狐朋狗友一起鬼混,喝酒赌博,衣着华丽,内心浮躁,又放纵情色,时常弄虚作假故作优雅,不知道用孝顺来广修德行,不知道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。身体常犯各种杀盗淫的恶行,言语粗俗不堪,心中满怀恶毒的念头。毫不顾念父亲的遗训,整天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。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穿珠师 The Bead Piercer
一直以来,大家虽然都非常敬仰弥勒比丘,但是却没有人想起来要请他吃饭。
一天,有一位专门帮人穿珠的技师,偶然间见到弥勒比丘,非常地钦慕,上前就问道:“大德啊,您吃饭了没有啊?”弥勒比丘回答说:“还没有。”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一碗稗子粥 A Bowl of Tares Porridge
在佛陀的大弟子中,堂弟阿那律尊者被称为“天眼第一”。他曾经说过:“即便你获得遍满四天下那么多的珍宝,其利益也比不上请一位持净戒的沙门回家供养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我的亲身经历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。”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学习的秘诀 The Secret of Learning
从前有两个人跟着师父学道。有一天他们一起到别的国家去。在路上他们发现了大象走过的脚印。
一人说:“这是一头母象,身怀雌象;这头大象有一只眼睛瞎了;而且象上坐着一个女人,这个女人身怀一女。”
另外一个人觉得不可思议,问他:“你怎么知道的呢?”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“雪山”的诱惑 The Allure of "Snow Mountain"
悉达多太子舍弃迦毗罗卫国王子之位逾城出家,六年苦行后最终成佛。父净饭王听说太子成佛后,正在普度众生,非常想念佛祖,于是安排大臣优陀耶说:“你去佛祖那里,把我的心意传达给悉达多。他出家前曾说过,得道之后要回来度化家人。希望他能记得以前的诺言,回来跟大家相见。” 优陀耶一路前行到了摩揭陀国,见到佛祖,传达了净饭王的意思。佛祖马上就同意了,说七天后前往迦毗罗卫国。优陀耶非常欢喜,回去禀告净饭王。
【佛经童话故事】金色袈裟 Golden Cassock
悉达多太子舍弃迦毗罗卫国王子之位逾城出家,六年苦行后最终成佛。父净饭王听说太子成佛后,正在普度众生,非常想念佛祖,于是安排大臣优陀耶说:“你去佛祖那里,把我的心意传达给悉达多。他出家前曾说过,得道之后要回来度化家人。希望他能记得以前的诺言,回来跟大家相见。” 优陀耶一路前行到了摩揭陀国,见到佛祖,传达了净饭王的意思。佛祖马上就同意了,说七天后前往迦毗罗卫国。优陀耶非常欢喜,回去禀告净饭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