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净土念佛要不要计数? Do You Need to Count When Practicing Pureland and Chanting Buddha’s Name?

  精进群的师兄们专修净土法门,念佛号1万以上,念大悲咒的要求108遍以上,大家为什么每天要给自己定一个功课?不定功课行不行?我们来看看净土宗法师对这个问题的开示。

  一、蕅益大师开示

  只贵信得及,守的稳,直念下去,或昼夜十万,或五万三万,以决定不缺为准,毕此一生,誓不改变。若不得往生,三世诸佛便为诳语。

  要到一心不乱境界,亦无他术,最初下手,须用数珠。记得分明,刻定课程,决定无缺。久久纯熟,不念自念。然后记数亦得,不记亦得。

  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,要不著相,要学圆融自在,总是信不深,行不力。饶汝讲得十二分教,下得千七百转语,皆是生死岸边事,临命终时,决用不著。珍重!(蕅益大师全集《灵峰宗论》第四卷开示念佛法门)

  【注释】千七百转语:即禅门的千七百公案。禅家指点学人,在言语或动作上所作的垂示,叫做“公案”

  【译文】

  念佛法门只贵信得及,佛号守得稳,直念下去,或昼夜十万声佛号,或昼夜五万、三万声佛号,以每天决定不缺数为准,毕此一生,记数念佛,誓不改变。像这样还不能往生净土者,三世诸佛便是说假话。

  要念到一心不乱的境界,也没有其他的妙术,最初下手修习念佛法门,须用数珠记数。所念数目要记得分明,计划好每日定课,决定不要缺课。这样日子长了,工夫自然纯熟,渐渐达到不念自念。到此境界后,仍旧记数也可以,不记数也可以。如果初发心念佛便要说玄妙话,要不著相,要学圆融自在,这总是信心不深切,行持不得力的表现。纵然你能讲三藏十二部经教,下得禅宗千七百公案中的机锋转语,这些都是生死岸边的事,临命终时,决定派不上用场。珍重!

  二、印光大师开示

  1.为什么念佛一定要有定课?

  印祖皈依弟子赵茂林至苏州报国寺叩关求见大师。大师询问皈依一两年中“信愿坚定如何”,“念佛功课定否”。并随即开示说:“订念佛功课,信愿才算坚定。不订念佛功课,信愿未够坚定,还得要痛切的用功念佛。”(《印光法师年谱》278页——天地出版社)

  2.念佛记数的作用是什么?

  念佛记数,是防懈惰。如无懈惰之心,不记亦可。记数也可不用掐珠子。最初当用珠子念一点钟。以后快慢,照此一样,念一刻、半点、一点,均可知其佛数。又《文钞》中记数念佛之法,最能摄心。阅之自知。(《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》卷二十二第191页复传度和尚书)

  三、大安法师开示

  1.问:净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声?法师曾开示说至少每天三万声,按一天的念佛速度,三万声需六小时。但蕅益大师开示:得生与否全在信愿之有无,品位高低在持名的浅深。弟子理解“持名之浅深”是指信愿的浅深,不是指持名的多少。应如何理解?

  大安法师答:蕅益大师这个话是非常正确的。能不能往生就看有不有信愿。为什么呢?由于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大愿早已成就,如果以我们的信愿一感通到,弥陀的愿力就在我们身上体现,我们就能往生。这里不在念佛的功夫。但是念佛的功夫,在信愿感通之后仍然有作用。你想增上往生的品位,你念佛的功夫念得深,你品位就会高。你念得浅,品位就会低。这里面主要是指持名的功夫,但这个持名的功夫里面当然也包括信愿的深浅。为什么?我们常常说执持这个名号要有一个心态,是要以信愿来庄严的。这个信愿就等于发菩提心,以菩提心去念佛,这个佛号感通佛愿力的力量就更大。就好像面对浩瀚的大海,你要舀海水,你拿的是一个很大的容器,一舀就能舀很多水一样。这是广大之心。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,建立信愿之后,还是要谈功夫。这里不能偏废,信、愿、行三者如鼎之三足,缺一不可,而且三者会形成良性互动。

  由此,我们凡夫众生实实在在用功夫,还是要用笨拙的方式——计数为好。蕅益大师自己就是提倡计数的,他在一个开示说:我们计数,每天或三万,或五万,或七万,或十万。古人他修行真的是为生死心切,是动真格的,不是来作秀的。三万是蕅益大师提倡的底线,本人鉴于现代忙碌的社会——大家工作很繁忙,我都不敢提三万底线。最后提了个一万的底线,至少念一万。但对于出家众和退休的人,可能我会提的多一点:三万。如果没有什么事,多多益善,多念为好。三万声只要六小时,试问,一天二十四个小时,六小时只占到了四分之一,如果你真是生死心切的话,你说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作轮回之业,四分之一的时间作点出离之道都不能保证的话,你怎么能够证明你是深信切愿呢?所以大家还是要从计数念佛下手。你有没有信愿,我们没有办法去评判,因为信愿是一个很形而上的东西,看不见,摸不着。但是你能够一天念上三万、五万、七万,尽形寿你都能坚持,这就证明了你有信愿。如果你没有信愿,你不可能念这么多,也不可能不间断的去念。所以理上的东西要靠事相上的东西来表达,理事要双备,理事要圆融。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在计数念佛上不要放弃。

  不要又去讲大话了,我就常常听到一些居士,包括出家众讲大话,“哎呀,我念佛,不念自念,念而无念”。你能达到这个水平吗?祖师都在给我们表示每天掐珠,“不谈玄,不说妙,数珠一串真风调”。宗赜禅师建立莲池胜会也是让大家划十字,念了一万划一横,念一万划一竖。都得要计数。而且最好有一个功课册,我们东林寺做了一个小册子叫《东林莲社功课册》,这就是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护照。你把那一册念完,就是一亿四千四百万声佛号。那你拿着这一本——而且不止一本,你说你多么放心,我念了若干亿的佛号。“十声、一声都能往生,我念了多少亿”,你多么安心、稳贴地前往西方极乐世界,你的品位就会增上。你念上十亿比只念十万的人那品位肯定要增上,没有问题。希望大家在这里用功夫。(——庚寅年五月大安法师讲于成都大慈寺)

  2.为什么特别强调计数念佛,每日念佛规定数量,不知有何依据?

  大安法师:计数念佛方法乃中国净宗祖师的传承,这是针对众生心性特点来施设的。由于我等凡夫妄心波动大,又有与生俱来放逸懈怠的积习,而且初心念佛易生厌倦,常常会为自己不想念佛的懒惰而找种种的借口。由此就得对症下药,规定一个数量,就像给小学生布置家庭作业,如果不完成,第二天就要罚站。这样强制性地规定数量,或能令念佛渐上轨道。

  另外,这也是念佛功夫的必经阶段,以数量求质量。如果没有一定的念佛数量,想要臻入清净念佛境地是不可能的。心是否清净,不必顾及,你就注重自己念佛的数量。在一百万的数量里面,也许不期然地会有若干句比较清净的佛号。这是水到渠成,无心而得的。所以宜注重计数念佛。

  古人对每日念佛数量的规定或3万,或5万,或7万,或10万。底数是3万,可见古人办道之笃实。现在我们根器陋劣,又生存在这个忙碌的竞争社会,所以我们提倡每日念佛的底数是1万。如果1万佛号都不能保证的话,就很难说是真念佛人了。1万声佛号约两小时能念完。一天24个小时,再忙碌两个小时总是能抽出来的。(大安法师•开示问答)

  本文由成琮师兄综合整理

守月亮美好世界5群

QQ群号: 222451741

QQ Group Number : 222451741

守月亮 微信公众号

Shouyueliang Wechat Page

Previous
Previous

【原创】精进群三班师兄学佛分享 Jing-Jin Group Class No.3 Shares Their Thoughts on Buddhism

Next
Next

【原创】快乐修行离苦海✨ Practice Buddhism Happily and Escape the Sea of Suffer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