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经童话故事】婆罗门的儿子 Son of Brahmin
以前有位婆罗门,年少就出家学道。在佛经里面,学道的意思不是学习道教,而是泛指修行,在不同场景有不同的含义。比如婆罗门出家学道,那自然是学习婆罗门法,如果是说在佛法中出家学道,那自然是学习佛法。
这位婆罗门从少年学到六十岁,还是没有得道,按照婆罗门的规矩,如果六十岁都还没有得道,那就要还俗回家去,娶妻生子,传宗接代。
他就还俗结婚生子。生了一个儿子,相貌非常端正可爱。渐渐长大到七岁的时候,已经是书学聪了,才辩过人。
可惜呢,这个儿子不知怎么突然就生了重病,不幸去世了。
噩耗传来,这老来得子的梵志简直痛不欲生,趴在儿子的尸体上,哭得死去活来。
亲族开导他,他不听。于是就强行夺走尸体,拖到城外埋葬了。
梵志心想:哭也是没有用的,我不如去找阎王爷求情,请他把儿子还给我。
这位梵志也是胆子不小,敢找阎王爷要命。
于是这位梵志就沐浴斋戒,然后拿着花和香,离家去找阎罗王。
他逢人就问,阎王爷在哪里啊?
这样辗转找了几千里,后来在深山老林里面遇到一些得道的梵志,他又继续问阎王爷在哪里。
这里说的得道,最多是证了五神通。
那些梵志就问他:“您找阎王爷有什么事啊?”
他说:“我有个儿子,聪慧过人,近日暴病死去,我非常悲伤苦恼,无法解开心结,我想去找阎王爷,向他求情,请阎王爷把儿子还给我,我带回家养大,以后给我养老。”
诸位梵志怜悯他愚痴,于是就告诉给他说:“阎王爷住的地方,生人去不了的。我们给你出个主意,从这里过去,向西400多里的地方,有个大川,里面有座城池。这是诸位天神来世间巡查的时候,他们歇脚的地方。阎王爷每月初八巡视天下,必定会经过这个城池。您严持斋戒,过去求见,阎王爷必定会见您的。”
这位梵志听了非常欢喜,于是就按照对方的指点,前往那个大川,果然见到有一座非常壮观的城池。里面的宫殿房屋,就如同忉利天一样。
梵志就去到门口,烧香,然后发愿,希望求见阎罗王。
阎罗王就让守卫问梵志有什么愿望。
梵志说:“我老来得子,生了一个儿子,准备靠他养老送终。结果养到七岁,近日突然命终了。希望大王开恩,把儿子还给我吧!”
阎王爷说:“很好,您的儿子目前在东园里面游戏玩耍,你自己过去把儿子带走吧。”
梵志很高兴,马上过去,见到儿子正在跟一群小朋友开心的玩耍。
梵志马上就上前抱住儿子,喜极而泣,说:“孩子,我日夜思念你啊,吃也吃不下,睡也睡不好,你有没有思念父母啊?”
小儿挣脱他,然后呵斥他:“你这个老翁真是愚痴,不懂道理啊。我跟你有缘,在你家寄住片刻而已,你不要多说,不如早点离去。我在这里有父母,偶然见面,你这样抱我,很唐突呢。”
这位小朋友估计是天人。跟这位梵志缘份很浅,所以投胎做他儿子七年,缘尽之后就回去了。
梵志听了之后,非常惆怅,于是悲泣而去。他心想:我听说佛祖知道人的魂魄神识变化的道理,我应当过去请教佛祖。于是他就去问佛祖。
当时佛祖在舍卫城给孤独园为众人说法。
梵志见到佛祖之后,顶礼佛祖,然后把事情经过陈述给佛祖,然后问佛祖:“他真的是我的儿子,却不肯认我,反而说我是老糊涂,他只不过在我家借住片刻,我就要他做儿子。他这样一点父子之情都没有,这是为什么呢?”
佛祖告诉梵志:“你确实很愚痴啊。人死之后,神识就离开了,去受其他的形体。父母妻子,这些都是因缘聚会,缘来则聚,缘尽则散。
就好比租客借住一样,启程了就离开那个旅馆了。
如果有人愚痴迷惑,被我见束缚,别人来你店里住一晚,你就觉得人家是你的了。
这样就会导致各种忧愁悲伤苦恼,不能看到世界的真相,就会沉溺生死苦海,永不停息。
唯独那些有智慧的人,就不会贪着世俗的恩爱,能够觉悟到诸行无常,一切皆苦,诸法无我,只有舍弃烦恼习气,勤修经法,严持戒律,五蕴皆空,这样才能了脱生死。
于是佛祖就说几个偈子:
人荣妻子不观病法,死命卒至如水湍骤;
父子不救余亲何望,命尽怙亲如盲守锭;
慧解是意可修经戒,仂行度世一切除苦;
远离诸渊如风却云,已灭思想是为知见;
智为世长憺乐无为,如受正教生死得尽。
意思就是:世人执著于妻儿子女,不知道无常迅速,疾病死亡,就如同激流一样,骤然而至;
那个时候,父子都不会相救,其他的亲人哪里能够指望呢?命终之后,指望亲人,就好像盲人守着锚锭一样不可靠。
如果有智慧,能够理解这个意思,那就可以诵经持戒,精进修行,度一切苦厄;远离各种烦恼的深渊,如同大风卷走乌云。如若彻底熄灭妄念,寂然淡泊,乐求无为,这样就能解脱得道。如果能够依据佛祖的正教,信受奉行,那就能够了脱生死。
梵志听到佛祖说的偈子,豁然顿悟,心开意解,知道生命无常,妻儿子女如同过客,不是属于我拥有的啊。
于是他就顶礼佛祖,愿意出家做沙门。
佛祖批准了,说:很好。
于是梵志须发自落,袈裟著身,成为沙门。他继续思维偈子的法义,灭除爱欲,断除妄想,当时就证了阿罗汉。
西土圣贤撰集·第1346部
法句譬喻经四卷
卷第二 道行品第二十八
西晋沙门法炬共法立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