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祖开示:莲池大师的师父也效法观音菩萨

[白话:]无门洞,就是现在的湘子洞。以前可能叫做湘子洞,文理老人住了之后,改名为无门洞。等到老人去世之后,无知的僧人和俗众,不知道无门是什么含义,他们觉得韩湘子修行成仙的事迹很神奇,所以还叫做湘子洞。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?因为南五台山,没有大洞可以住人,也没有洞叫做无门洞。唯独只有湘子洞,高深宽大,可以住人。加上在山后僻静的地方,上下都是悬崖,而且靠近圣泉,取柴取水都很方便,而且地势向阳,冬暖夏凉,游人和樵夫,都很少去这里,实在是办道的好地方。清朝咸丰同治之后,兵火连绵不断,所以很久都没有人居住了。到了光绪初年,法忍冶开等老人,卜居在此地,到现在变成了大兰若。所以说道由人宏,人杰地灵,不能不信啊。叫做无门的意思呢,是因为观音大士以普门法道来度脱众生,文理老人效法观音大士,把居所命名为无门洞,也是取义《楞伽经》里面的佛说以心为宗,无门就是法门等法义。要知道,无门就是普门,法法头头,如果迷惑了,都可以起惑造业,如果领悟了,都可以断惑证真。所以《楞严经》里面二十五位圣人,分别从六根、六尘、六识、七大这二十五个路径各自证得圆通。所以说没有一法不是三谛妙理,也没有一法不契合三德秘藏。因为到处都是门,所以不需要另外再设一个门,所以叫做无门。   【原文】无门洞者,即今之湘子洞。意昔或名湘子洞,老人居之,改为无门洞。及老人去世,无知僧俗,不知无门之义。以韩湘子修行成仙为奇,故仍呼为湘子洞耳。   何以知之,南五台山,无有大洞,可以住人。亦无有洞,名无门者。唯湘子洞,高深宽大,可以住人。兼复僻居山后,上下悬崖。而逼近圣泉,柴水方便。又复地势向阳,冬暖夏凉。游人樵夫,皆所不至。洵为办道最胜之地。   咸同以来,兵火连绵,以故久无人住。至光绪初,法忍冶开等老,卜居于此,至今成大兰若。而道由人宏,地由人灵,可不信哉。   名无门者,盖以大士以普门法道,度脱众生。老人效法大士,名其居曰无门。亦取楞伽佛语心为宗,无门为法门之义。须知无门即是普门。良以法法头头,迷之则皆可起惑造业,悟之则皆可断惑证真。故楞严二十五圣,于六根,六尘,六识,七大,各证圆通。故无一法不是三谛妙理,亦无一法不契三德秘藏。唯其普皆是门,故不须另立一门,而号为无门焉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:滕建波  ©声明:本文由精进群义工根据文钞《与高鹤年居士书》编译,欢迎转载。

Previous
Previous

“摄身岩”和“舍身岩”是一回事吗?

Next
Next

精进群2018年8月功课简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