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经童话故事】慈心不杀 世世无患 Compassion and Non-Killing Will Bring You Peace of Mind Forever
过去,在离罗阅祇国城池大概五百里处有一座山,山中住着一个大家族,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。
他们不会耕田种地,以打猎为生,穿动物皮毛制成的衣服,吃动物的血肉;他们只知敬奉鬼神,不知道世上还有佛法僧三宝。
一天,佛祖以圣智观察,知道他们得度的因缘成熟了,便来到他们住地附近的树下打坐。
当时,族中的男人们都外出打猎了,只有妇女们在家。她们看到树下坐着一个人,身上放出炽盛的光明把天地间照得通亮,连山石、树林也好像披上了金妆。女人们惊喜万分,认为是神明降临,争相礼拜,并摆出座席恭请佛祖上坐。
佛祖除了为她们开示杀生的罪过、护生有福报之外,也解释了无常的道理——即使恩爱非常,也难免有别离之时。
妇女们听了佛祖说法后都非常地欢喜,对佛祖说:“我们以打猎为生,以血肉为食,希望您能接受我们微薄的供养。”
佛祖回答:“诸佛慈悲,是不吃肉的。而我来之前也已经吃过了,你们不必为我准备饮食了。”
佛祖又告诉她们:“人生在世,能吃的食物非常多,你们为何不选择那些真正有益健康的食物呢?如此残害众生来维持自己的生命,死后会堕入恶道,对自己没有任何益处啊!人吃五谷杂粮,完全可以生活得很好,我们应当怜悯一切众生。即便是苍蝇、蚊子、蚂蚁,也都贪爱生命。杀害动物来养活自己,所造的罪业是无法自然消灭的。唯有心怀慈悲不杀生,才能世世吉祥不会有灾患。”
于是佛祖说了一首偈语:
为仁不杀,常能摄身;是处不死,所适无患。
不杀为仁,慎言守心;是处不死,所适无患。
垂拱无为,不害众生;无所娆恼,是应梵天。
常以慈哀,净如佛教;知足知止,是度生死。
这首偈语的大意是:
如果能够心怀仁慈,不杀生,常常收摄自己的身口意,谨慎守护自己的言语和心,不单单是不去杀生,也不恶口伤害他人,乃至于连伤害他人的念头都不起,才能真正处于不死之地,没有任何过患。
即便其它任何善业都不做,仅仅是行持不害众生,以仁慈心对待众生,都可以不被任何过患所烦恼。这样的清净行为可以生到梵天。常常心怀慈悲,哀悯众生,完全按照佛的教诲,让身口意保持清净,少欲知足,言行有度,这样才能够度过生死的苦海。
这时,外出打猎的男人们正好也回来了。但妇女们听经闻法入了神,没人察觉男人回来了,所以也没有人去迎接他们。
猎人们觉得很奇怪:平常回家,妻子都会出来迎接,怎么今天连一个人影也没看到?是发生什么事了吗?他们情急之下,赶紧放下猎物回家。
他们没想到,自己的妻子坐在树下,正恭敬地合掌聆听佛祖讲经说法呢!
男人们非常生气,冲动地上前想要殴打佛祖,妇女们赶紧劝道:“不可不可!这是真正的神明降世,千万不可以对他乱来。”
男人们一听,赶紧在佛祖面前忏悔、行礼。
于是,慈悲的佛祖又重新为他们宣讲了不杀生得到福报、残害众生要受罪报的法义。
男人们听了非常惭愧,长跪合掌对佛祖说:“我们自幼生长在深山里,世代以打猎为生,累积的杀生罪业非常非常深重,有什么办法能免除这些极重的恶业?”
于是,佛祖又说了一首偈子:
履仁行慈,博爱济众,有十一誉,福常随身,
卧安觉安,不见恶梦,天护仁爱,不毒不兵,
水火不丧,所在得利,死升梵天,是为十一。
这首偈语的大意是:用仁爱慈悲的心对待众生,平等地去慈爱拔济一切众生苦,这样行持有十一种功德。第一、福德相伴;第二、睡眠安宁;第三、醒后安宁;第四、夜晚不做噩梦;第五、得诸天神灵护佑;第六、不被毒害;第七、不遭刀兵伤害;第八、不遭遇水灾;第九、不感受火灾;第十、所在之处都能获得利益。十一、死后可升到大梵天。
佛祖说了偈子之后,整个家族男女老少一百二十二个人,都欢欣鼓舞,相信、奉持佛祖教导的不杀、仁慈的教法,在佛祖面前受持了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这五戒。
佛祖又让罗阅祇国的瓶沙王赐给他们田地和食物。这种做法很快在国内传开了,大家纷纷效仿,民众们获得了安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