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把握好遵守经典与善巧变通之间的关系?

♬点击播放试听有声书 声明:本文音频由讯飞有声提供,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[白话:] 天下的事有很多种变化,但是其中的道理是确定不变的。理就是事的内在主干,事就是理的外在表相。君子处世立身的时候,应当守经达权,就是遵守经典讲的基本原则,然后善于因时制宜,知道如何变通,这样才好。否则的话,必定会违理而徇人,过失就大了。所以孔子说:可与共学。未可与适道。可与适道。未可与立。可与立。未可与权。意思是说:有些人,可以跟他一起学习,但是他没有道心,所以不能跟你一起学道;有些人愿意学道了,但是他不能坚持到底;有些人自己能够坚持到底,但是苛求他人,不知道因时制宜观机逗教。我们学了这三个未可之处,应当让自己努力做到可处。让自己努力学习,让自己早日觉悟走上学佛修行的光明大道,让自己坚固道心安贫守道永不退转,让自己能够因时制宜善权方便度化众生。权的意思就是因时制宜,在坚守常理,严于律己的基础上,同时宽以待人,善巧变通,合乎时宜。劝人向善勿过高,当使其可从。如果你违反经,那么全体已失,怎么能与道相合呢?这样的权,就是非理之权了。佛法虽然重点是出世间法,但是圆融的贯通世间法,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事理,没有任何隔阂障碍。可惜世人没有慧眼明察,经常执着于某一点自己不懂的来说事,钻牛角尖,于是让无知的人,因此生出罪咎。从您所说的来看,您仍然没有明白所以然,所以把布施的极端案例,作为以身灭法。这个事理,已经在《文钞》里面略微发露彰明,不可以一概而论。《文钞》的对治烦恼篇中,也就是《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》这一篇里面说过,世上的修行人,有住持法道的凡夫,也有唯了自心的菩萨,各有不同,不可以混在一起来说。就好比武王出兵讨伐商纣王的时候,姜太公负戟跟从出征,夷齐拦住马头强行劝谏,二者都是大老,各行其道,即便是孟子也不能轻易批判优劣,不能说这个对,那个不对。请详细看书,具足这样的才思之后,自然会有所得,然而尤其应当侧重于念佛求生西方啊。【原文】天下事无定,而理有定。理者事之贞干。事者理之表发。君子处世立身,守经达权,斯为得之。否则必至于违理而徇人,其失大矣。   故君子曰,可与共学,未可与适道。可与适道,未可与立。可与立,未可与权。权者,因时制宜之谓。乃守其常理,而复加变通其法,令其合宜耳。若反经,则全体已失,何能合道。则其权,便为非理之权矣。   佛法贯通世间,于修齐治平,无一毫隔碍。惜世人不察,每执一端而论。便令无知者,因之生罪咎耳。汝之所言,仍未详其所以。故以布施之极则,为以身灭法。此事理,已于文钞中略发明之,不可一概而论。   文钞对治烦恼篇中,有住持法道之凡夫,有唯了自心之菩萨。各有所宗,不可混滥而论。如太公负戟从征,夷齐叩马而谏,二者各行其道。虽圣人亦不能以此为得,彼为失也。祈详细看书,具此才思,自当有得。然尤重在于念佛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作者:滕建波

©声明:本文由精进群义工根据文钞《复卓智立居士书一》编译,欢迎转载。

Previous
Previous

捕蛇人一家的惨烈果报

Next
Next

医生如何更好地随缘度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