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光大师:可否把《孝经》中“名”的含义解释为“名誉”?

    [白话:]谢居士写的《孝经略义》,已经看了一遍,论议很是淳正,唯独其中解释《广扬名章第十四》的时候,驳斥俗学,把名的含义解释为名誉,那就把这一章所说的名与所谓的利益划上等号了。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篇开示,末学附上《孝经》第十四章。孝经 广扬名章 第十四    子曰:“君子之事亲孝,故忠可移于君。    事兄悌,故顺可移于长。    居家理,故治可移于官。    是以行成于内,而名立于后世矣。"谢居士估计把名立于后世当中的名解释为名誉。印光大师开示说:君子之名,怎么能独立于名誉之外呢?如果名副其实,那就是君子之名。也就是说,如果实至名归,这样的名,虽不贪求,但可以有。如果不是实至名归,有些人为了求那个虚名空名,就必定会用各种方法来沽名钓誉,那么他们这样谋取过来的虚假名誉,就是天诛地灭鬼神谴责的铁证。所谓利益,尽好子臣弟友等各种本分的人,难道会没有任何利益吗?以身率物,相观而善,这些怎么就不是利益呢?谢居士的这几句话很有毛病,虽然完全没有驳斥佛法,却含有驳斥别人行善的这种弊病在里面啊。在现在这个弱肉强食,自私自利到极点的时代,怎么能用这种语言,让人生起藐视行善的念头呢?想要树立一个醇儒的旗帜,希望天下后世都称赞自己说:某时有某位先生啊,能够躬行实践子臣弟友之道,继往开来,让孔圣人的心法,得以续传不绝于世。如果能让世上的人,或从或违,都不计较无所谓,那就算了。如果还希望让那些不理解《孝经》这段文义的人,以及那些只是口头说说而已不去实行的人,都能把子臣弟友之道,实实在在地去做,那么你要是不借重因果报应,罪福祸害,那么世人所期望的,也只是空名而已,并且利益也没办法真实得到啊。现在国家开始逐渐重拳惩治学术界的造假行为,报道说有100多位专家教授的论文被曝光造假。这些所谓的学者,沽名钓誉,不讲诚信,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反调,这样的人,现世已经受到恶报,身败名裂,为人所不齿。精进群中也有教授学者,希望大家不要干这些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事情。你不要说周围的人都这样干,所以自己也只能这样干。精进群的师兄,应当有更高的道德标准,不要给国家丢脸,不要给佛菩萨抹黑。至于有人学术造假,我们可以明辨是非,可以谴责这种行为,但是应当对事不对人,不要搞得像愤青一样肆意谩骂搞人身攻击,这个与佛弟子的气质不匹配。    【原文】孝经略义,已看一遍,其论议甚淳正,唯广扬名章,驳俗学,误解名义为名誉,则与所谓利益者同科,其相去无几何矣。夫君子之名,何得独立于名誉之外。但宜以实副名,则为君子之名。否则或为求其空名,则必至种种邀求沽钓。则其名也,正是天诛鬼责之铁案也。所谓利益,尽子臣弟友之分者,岂无利益乎。以身率物,相观而善,何得不是利益。此语甚有病,虽绝未驳佛,已含有驳行种种利人利物之病在言内。当此弱肉强食,自私自利之极之时,何得用此种语言,以起人藐视作利益事乎。夫欲树一醇儒之帜,以期天下后世指而称之曰,当某时有某先生者,为能躬行实践子臣弟友之道,以继往开来,俾圣人心传,得以不绝。其能令斯世之人,或从或违,俱所不计,则可矣。若犹欲不解此文义者,及唯以口说作实行者,悉皆以子臣弟友之道,实实落落行去,不借重因果报应,利益祸害。则其所望者,亦只空名,并利益亦不得矣。(七月初二日)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:滕建波  ©声明:本文由精进群义工根据文钞《复谢慧霖居士书十一》编译,欢迎转载。

Previous
Previous

弥陀度化 蜈蚣业障

Next
Next

念佛一晚毒瘤消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