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净土电台】清末探花吴引之的前世今生——《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》37
♬点击播放收听录音声明:本文音频由唱吧提供,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《净土电台学佛基础目录》[su_button url="https://www.shouyueliang.com/fo/jtdtyzwzpdxfjcml.html" target="blank" background="#7D7DFF"]➯点击进入阅读[/su_button]
[原文:]又苏州吴引之先生,清朝探花,学问道德相貌俱好。民十年,朝普陀会余,自言伊前生是云南和尚。以烧香过客,不能多叙,亦未详问其由。十一年,余往扬州刻书,至苏州一弟子家,遂访之,意谓夙因未昧。及见而谈之,则完全忘失了,从此永无来往。迨十九年,余闭关报国寺,至十一月,彼与李印泉,李协和二先生来。余问,汝何以知前生是云南僧。伊云,我二十六岁做一梦,至一寺,知为云南某县某寺,所见的殿堂房舍,树木形状,皆若常见,亦以己为僧。醒而记得清楚,一一条录。后一友往彼作官,(张仲仁先生,尚知此人姓名。)持去一对,丝毫不错。余曰,先生已八十岁,来日无多,当恢复前生和尚的事业,一心念佛,求生西方,庶可不负前生修持之苦功矣。伊云,念佛怎么希奇。余曰,念佛虽不希奇,世间无几多人念。顶不希奇的事,就是吃饭,全世界莫一个人不吃饭,此种最不希奇的事,汝为什么还要做。伊不能答,然亦不肯念。伊问二位李先生,君等念否。答曰,念。伊仍无下语。至十二月三十夜,将点灯时去世,恰满八十岁。此君前生也很有修持,故今生感得大功名,大寿命。今生只尽伦常,佛法也不相信了,岂不大可哀哉。然此四人,均尚未有所证,即已有所证,未能断尽烦惑,也难出离生死。[白话:]印光大师说:苏州有位吴引之先生,是清朝的探花,学问、道德、相貌都很好。1921年,朝拜普陀山的时候来见我,自称他前世是云南的一位和尚。当时烧香来去匆匆,没有多说,也没有详细问他原由。1922年,我去扬州刻印经书,到苏州一位弟子家,于是就去寻访吴引之,以为他的夙因还没有完全忘掉。见面一谈,发现他已经完全忘了前世,从此我们也没有来往。到了1930年,我在报国寺闭关,十一月的时候,他与李印泉,李协和两位先生过来见我。我问他:你为什么知道前世是云南的僧人?他说:我在二十六岁的时候,做了一个梦,梦中在一间寺院中,知道是云南某县的某寺,梦中见到的殿堂房屋、树木形状,都好像经常见到,知道自己是僧人。醒后还记得很清楚,于是一一记录下来。后来有位朋友去那个地方做官(他叫张仲仁),他把我记录的拿过去一比对,发现丝毫不差。我说:先生已经八十岁了,在世上的时日已经不多了,应当恢复前世做和尚的事业,一心念佛,求生西方,这样就不辜负前世修持的苦功啊。他问:念佛有什么稀奇?我说:念佛虽然不稀奇,但是世间却没几个人念。最不稀奇的事情,就是吃饭,但是全世界有谁不吃饭呢?吃饭这种最不稀奇的事情,你为什么要做呢?他答不出来,但还是不肯念佛。他问同行的两位李先生:你们念不念佛?他们说:我们都念佛。他还是不肯念。到了十二月的三十的晚上,将要点灯的时候,他去世了,刚刚满了八十岁。这位前世也是很有修持的,所以今生感得大功名,做了探花,大寿命,活了八十岁。可惜今生只能在世俗层面做得不错,居然连佛法都不信了,真是太悲哀了。前面所提到的四位,前世都是出家人,都还没有证到一定的层次。即便已经有所证,但是还没有断尽见思惑的人,也一样难以出离生死。
作者:滕建波 配音:安愚
声明:本文由精进群义工根据文钞编译,欢迎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