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雹有眼不打行善人家庄稼

解放前,我们都司街有一家商铺,专卖粮食,如小麦、大米、芝麻、黄豆、玉米等五谷杂粮。那时候粮食以升、斗作为计量单位,一斗等于十升。前几年,在我们村里,我还见过盛粮食的升。是用木板做的,四面木板,加一个四方的底板,类似一个小木盒子,底大口小,上面带一个木柄。我没见过斗,据说一斗米大约十几斤重。古代的大文学家陶渊明,初入仕途做了一名小官吏,每个月的俸禄是五斗米,约六七十斤大米,折合现在人民币大约一两百块钱,见了上司还得点头哈腰,卑躬逢迎,一气之下,不为五斗米折腰,弃官回家种豆修菊,做起了田园诗人。这家店主姓名记不清楚了,只记得人们称呼他的绰号叫:晃三晃。他家世代都是农民,种地为生,兼做粮食买卖,开了个粮店。他爷爷外号“晃一晃”,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绰号呢?原来他爷爷为人善良厚道,有人来买粮食,不论升斗,装满之后,总要亲自晃一晃,本来满满一斗粮食,经他来回一晃,就下去了一些,就可以再多装些粮食,添满后卖给百姓,这样就更实在些,所以人们给他起了个善意的绰号叫:晃一晃。等到他父亲经营粮店时,有人来买粮食,他就来回晃动两次,这样升斗里面的粮食沉下去的就更多了,添满后卖给百姓,所以人们给他起的绰号叫:晃两晃。等到他接手粮店,心想:爷爷厚道,父亲更厚道,自己也不能落到后面。因此逢人来买粮食,他都来回把升斗晃动三次,直到实在是装不下了,才卖给百姓,人们就给他起名叫:晃三晃。因为他做生意厚道实在,所以他家的粮店也是生意兴隆,蒸蒸日上。有一年夏天,麦子快成熟了。有天晚上,人们都睡下了,有人从外面村子里回来,路上听到有两个人在说话,好像是一个人在告诉另外一个人:明天中午下冰雹,这个村子,除了晃三晃家的小麦不能打,其他都打。当时这个村民也没在意,心想:现在都夏天了,还会下冰雹吗?再说现在月朗星稀,万里无云,可不像要下冰雹的天气。第二天上午,本来晴朗的天空,忽然刮起大风,一时乌云滚滚而来,顷刻之间狂风夹着葡萄般的冰疙瘩,从天而降。人们纷纷躲进房子里,有些房子上的瓦都被打烂了。大约过了半个时辰,不下了,人们才从屋里出来,纷纷赶到地里看看庄稼:地里小麦的麦头都被打掉了,各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,可奇怪的是,只有晃三晃家的小麦没有被冰雹砸坏,依然完好无损。这时,那个村民才明白昨晚碰到的那两个人的对话是真的。小时候,我的奶奶也给我讲过一个她种田时候的经历:那个时候刚刚分田到户,家里也分了几亩地,在南坡第六方,也是种的小麦。那时还没有化学肥料,粮食产量很低,一亩地只能产三百多斤粮食,还是牛耕田,人锄地,很是辛苦。一年夏天,我们村里也下起了冰雹,很多麦子都受了灾害,下完冰雹,奶奶也到地里去看庄稼,我家地两边人家也都种的是小麦,可周围的小麦都被冰雹砸倒了,我们家里的小麦却完好无损。奶奶就纳闷了,这冰雹怎么还是跳着下的?那一方地,就奶奶种的小麦完好,其他都被打倒了。奶奶给我讲述这件事情的时候,我还很小,当时也没接触到圣贤教育,也不知道是怎么样一回事。后来学佛了才明白:奶奶一生行善积德,乐善好施,谁家有困难都会热心帮助,这可能是她种的小麦没有受灾的原因吧。自然灾害,是众生业力累积的结果,现在人们比以前人们造业重十倍都不止。我小时候,一年到头,只有三五次吃肉的机会,都是逢年过节才能有机会,可现如今,几乎是每天都在吃肉。我以前在公司打工,工作餐顿顿有肉,学佛后只吃肉边菜,后来回家了就改为纯素食。现代社会要多杀多少众生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啊,现在人们虽说生活水平提高了,医疗条件也更好了,可是医院越建越大,病房大楼越盖越高,病人越来越多,花费越来越高,真不知道这社会是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。我们小时候哪里听说过什么糖尿病,这癌那癌的,可现在我每次去医院探望病人,都是爆满,随便生个病,没有几千几万,是出不了院的。另外现在铺张浪费太严重,人们动不动就去饭店,鸡鸭鱼肉自不必说,少则一桌子也得几百块,没有吃多少就倒掉了,就算花的是别人的钱财,损的却是自己的福报。这几年世界各地经常发生地震、海啸、台风、干旱,都是共业所感。我们当地今年也发生了旱灾,我们镇的东边是构林镇,南边湖北的薛集镇,西边的林扒镇,北边陶营乡,都旱情严重,玉米减产很多。我们镇由于学佛人多一些,经常放生,加上念佛,旱情没有周边的严重,但庄稼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。做为一名佛弟子,我感到压力很大,家乡出现旱情,却没有能力改变局面,所以心情沉重。故现在我在大力宣扬因果报应的案例。希望人们戒杀放生,吃素念佛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以期挽救劫运,造福人民。业由心造,也由心改,不怕业力大,就怕愿力小,只要我们佛弟子齐心协力,定能化解自然灾害,佑我中华,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国泰民安,天下太平。©声明:本文由慧悦师兄推荐,如对转载有异议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Previous
Previous

女性到寺院拜佛,这三点要注意

Next
Next

保护蚂蚁竟得一窖白银